B股上一次暴跌引發大幅關注是在2016年10月份,或與當時人民幣匯率大幅下挫有關。
一般而言,B股大跌的原因有如下幾種:人民幣超預期大幅貶值、外匯管制、注冊制提速導致B股邊緣化預期提高。其中,B股總體波動率大,匯率大幅貶值是B股大跌的最重要原因。
B股以人民幣標明面值,以外幣認購和交易,在中國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。B股市場于1992年建立,2001年2月19日前僅限外國投資者買賣,此后,B股市場對國內投資者開放。深交所B股以港元計價;上交所B股以美元計價。
自從B股在2015年創下歷史新高539.69點以后,就一直處于跌跌不休的狀態,當前點位相較于歷史新高跌幅達到63.24%。
Wind數據顯示,B股市值,從2018年的1800億元,跌至當前的1100億元。
現在,在QFII簡化資金進出程序、取消額度限制,以及滬深港通運行順暢之際,B股對外資的吸引力大幅下降。
B股也成為資本市場的歷史遺留問題。楊德龍認為,這些年由于參與者比較少,B股的成交量不斷萎縮,之前有一些公司嘗試了B轉A、B轉H的方式,但是并沒有普遍地來推動,現在B股不足100只,和當前3000多只股票組成的A股相比差距比較大。
孫建波表示,B股參與者少,不具備炒的價值,或者說失去了流動性。大家都期待B股問題能被解決。從過往的案例來看,B股只能靠公司回購或者增發股票置換來解決,如果公司沒有回購能力,從目前的政策角度來看,是沒有辦法解決的。
“如果說政策要下定決心解決,可以直接通過股權轉換成A股就可以了,但這樣的話,可能要涉及到一些法律問題,兩個市場、兩種類型的股票能不能合在一起。但目前,恐怕也沒有哪個部門有動力來做這件事!睂O建波表示。
上一篇:智通港股解盤(05.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