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基金報 ?安曼
曾經市值千億的風電一哥正式步入退市整理期,這也是今年兩市首家“面值退市股”。
5月13日早間,ST銳電發布公告稱,公司股票已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,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后5個交易日內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,公司股票終止上市。
受此消息影響,ST銳電迎來連續六個跌停,685萬手巨量封住跌停板,早盤期間始終0成交量。
截止發稿,華銳風電報0.59元,總市值僅35.6億元,較上市首日已蒸發96%。
股市絞肉機
股價暴跌99% 、市值蒸發782億元
2011年初,華銳風電登陸上交所,以每股90元的發行價堪稱當時主板“最貴新股”,成為名副其實的 風電第一股 。
當時招股時的一篇文章《“風電第一股”華銳90元天價招股》中表述:90元/股的發行價創下滬市有史以來的最高發行價紀錄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風電第一股”。機構之所以熱捧華銳風電,給出90元的發行價,是因為華銳風電有堅實的業績支撐及良好的成長性。
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,ST銳電上市首日股價即告破發,盤中最高88.8元的價格,竟成為其股價的最輝煌時刻,參與打新的小散和機構悉數被套。
回首ST銳電9年來股價走勢,上市第二年其股價就已狂跌至7元左右,此后漫長的8年時間里,股價一直十分“穩定”,再也沒有高過10元。
在小散股民眼里,ST銳電是不折不扣的“股市絞肉機”,再也沒有給他們反彈解套的機會。
2017年,ST銳電就在退市邊緣徘徊。自2018年10月以來,ST銳電更是四度擊穿“1元生死線”。不過又在數次的自救行動中,ST銳電又數次戴帽、摘帽中得以保殼。
只不過,這次ST銳電沒能繼續扛下去。
上市首年業績變臉
財務造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
在上市前夕的2010年,ST銳電創造了28.56億元的驚艷凈利潤,上市當年的2011年業績就暴降至5.99億元。
而后2012年、2013年,接連巨虧5.83億元、34.46億元,2015年、2016年再暴虧45億元、31億元,其他年份2014、2017、2018年則盈利1億元-2億元。
在2012年和2013年連續虧損兩年后,公司便被“披星戴帽”。2014年,公司通過債務重組實現了賬面盈利,躲過一劫。2015年和2016年再次連續虧損,剛剛摘掉一年的“星帽”又戴了回來。2017年,公司通過處置資產和索賠實現盈利,脫星并未摘帽。
最新財務顯示,公司經營仍不容樂觀。
ST銳電發布的2019年年報稱,實現營業收入6.29億元,同比增長10.31%;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227.57萬元,同比減少82.52%;基本每股收益0.01元,同比減少66.67%。
2020年一季報顯示,公司2020年1-3月實現營業收入8668.22萬元,同比增長1.48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-198.74萬元。
秉持著虧則大虧爆虧,賺的略賺的風格,2011年上市以來,ST銳電合計虧損金額超過100億元。
2013年,ST銳電更是被曝存財務造假行為,遭證監會立案調查。
證監會調查的結果更是令人目瞪口呆:ST銳電為粉飾業績,2011年虛增營業收入24億元、虛增利潤2.78億元,占當年利潤總額的38%。